人物彼此之間交疊關聯,時而對立時而相繫,情緒的高昂沉落、情感的好惡都會依位置與立場的變換,而轉瞬變化。
同時,為了增加收入,馬斯克也曾計畫將進行盈利模式的創新,像是讓人們付費訂閱有權人物和有影響力人士的獨家內容。同時,報導更指出,推特原先也打算進行大規模的人事縮減。
而對於此一訂閱模式的成效評估,報導引述推特內部針對訂閱制的分析資料指出,推動訂閱制可能不會讓營收有所成長。同時,該公司還斥資數億美元雇人審查網路上有關仇恨言論、兒童性侵和其他違反規則的內容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而此舉在當時遭到了員工的抗議,但推特對此表示,其他科技公司也採取同樣的做法。其中,便包括將縮減維持平台日常營運,讓每天約2億多使用者能正常使用推特的資料中心。
新聞來源 Documents detail plans to gut Twitters workforce(The Washington Post) Elon Musk plans to cut 75% of Twitter staff if he takes over company – report(The Guardian) 延伸閱讀 仇恨言論、煽動暴力是否該審查?馬斯克收購Twitter,但他口中的「言論自由」受到外界質疑 原來夢一場?馬斯克「暫停收購Twitter」讓股價暴跌,Twitter收購案未來的3種可能 馬斯克向推特提議停止訴訟,願意按原始報價每股54.2美元完成收購,股價聞訊大漲 推特正式起訴馬斯克,BBC分析:世界首富不得不收購一家他不想買的公司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因此,馬斯克曾向潛在投資人透露,預計將裁掉推特內部75%的員工初抵美國那年,她經常從紐澤西搭車到紐約市的賓州車站,然後轉搭地鐵到布魯克林的弗萊特蘭(Flatlands)探訪烏珠表姑,在曼哈頓各站下車的多半是瘦瘦的白人,隨著地鐵漸漸開往布魯克林,下車的多半是胖胖的黑人,她看了始終訝異。
她喜歡在這裡深深吸口氣,喜歡看著當地居民謙恭有禮地開車,把他們最新款的車子停在納蘇街的有機超商,或是壽司餐廳、冰淇淋店(販售五十種不同口味的冰淇淋,甚至包括紅辣椒口味)、郵局(職員熱情洋溢,步履輕盈地站在門口親迎民眾)外面。如果他們問她從事哪一行,她通常含糊其辭地說:「我撰寫一個生活風格的部落格。這人一頭雷鬼辮,髮辮如麻繩般粗硬,髮尾金黃蓬鬆,身穿破爛的T恤,神情相當凜然,讓她以為他是個社會正義的鬥士,說不定是個理想的客座部落客。巴爾的摩飄著海水的鹹味。
他們已受到制約,非得填補沉默。當火車終於嘎嘎進站,他轉頭對她說了一句:「也該來囉。
她幾天前才寫了告別貼文,截至目前有兩百七十四則留言。」語氣帶著互不相識的人們對大眾運輸系統同感失望而滋生的熟稔。諸如SapphicDerrida的讀者們引用數據,留言使用「具體化」之類的字眼,讓伊菲美廬緊張戒慎,也讓她更想寫出獨具一格、令人折服的貼文,久而久之,她開始從旁人的生活擷取題材,感覺自己像隻竊食殘骸的兀鷹。他肯定是個學者,但不是人文學系,否則他會比較在乎別人對他的觀感。
離她最近的男士舔食冰淇淋甜筒,她始終覺得成年的美國男子大啖冰淇淋甜筒有點不成體統,尤其在大庭廣眾之下,看來更是不像話。她當然不指望普林斯頓有家髮辮沙龍,在這裡她只見過少數幾個黑人居民,膚色極淺、頭髮細長柔軟,她根本無法想像這種髮質編得出髮辮。有時勉強扯上種族,有時連她自己都覺得不可信,寫得愈多,愈感猶豫。但她說過好幾次,有一次在火車上,她跟坐在隔壁的白人男子明說。
祝妳順利追求所謂「生命的變化」,但請妳盡快回到部落格的世界。或說一個非美國黑人側觀美國黑人(昔稱黑鬼)的種種心得』。
他八成研究硬底子的科學,說不定是化學。月台上滿是黑人,很多都是大胖子,身著短窄清涼的夏裝。
但她不喜歡她得去特倫頓編髮辮。但他說:「妳有沒有寫過領養?在這個國家,沒有人想要黑人嬰兒,我說的可不是黑白混血,我說的是黑人。但普林斯頓沒什麼氣味。每篇貼文都讓她褪去一片自我的鱗片,直到她感覺赤裸而虛偽。」他淡然地跟她說,而她把這番話當作開場白,寫了一篇貼文,名為「不是每個一頭雷鬼辮的美國白人都上道」。她以「衣著品味不佳的俄亥俄州白人中階主管並非始終如你所想」為題,寫了一篇關於這位男士的貼文,讀者反應熱烈,留言數高居當月之冠。
他好奇何謂「生活風格的部落格」,她索性跟他挑明,多少以為他會就此打住,或是說句「唯一要緊的族類是人類」的泛泛之語為自己辯白,藉此結束談話。最常留言的讀者之一SapphicDerrida寫道:這事我居然如此放在心上,我自己都有點訝異。
以前她通常回應一句「I know」,這個特殊的美式措辭傳達贊同,而不表示她果真知道。說不定這是因為其他她熟悉的美國城市都有獨特的氣味。
男士灰白的髮色整個往前梳,試圖遮掩光禿的頭頂,看來有點滑稽。就連黑人家庭也不想要黑人嬰兒。
布魯克林聞來像是曝曬在陽光下的垃圾。不過當她頂著下午的豔陽在火車站候車,手提包裡的巧克力棒融化了,她不禁心想,這裡為什麼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幫她編髮辮。但她可沒把他們看作是「胖子」,而是覺得他們是「大個子」,因為她的朋友琴妮卡打從一開始就提醒她,「胖」在美國是個不雅的字眼,充滿「愚笨」或是「粗鄙」的意涵,而不像「矮小」、「高大」純粹只是形容。」他們聽了肯定不自在。
其他幾個站在月台候車的民眾都是白人,人人削瘦結實,身著短窄清涼的夏裝。」因為她若明說:「我匿名撰寫一個部落格,部落格稱為『種族小記。
每個月都有新的讀者加入,他們有所連結、轉載、在不同版面貼文,人人都比她見多識廣,始終讓她既是害怕,卻也欣喜。」 他告訴她,他和他太太領養了一名黑人孩童,鄰居們的神情好像他們自願成為烈士,倡揚某種令人半信半疑的主張。
她經常坐在咖啡館、機場或是火車站,看著來往的陌生人,想像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,猜想他們之中哪些人可能讀了她的部落格。她喜歡洋溢著濃濃書卷氣的校園、哥德式的建築、藤蔓密布的石牆,她喜歡陰濛的夜光為周遭覆上一抹鬼魅之氣,她尤其喜歡當地伴隨著富裕而來的安逸,在這樣的氛圍中,她可以佯裝成另一個人——某位特許躋身美國社會、煥發自信的幸運兒。
車程不過短短幾分鐘,景況卻是截然不同,想來依然令她訝異。人們若被問起他們自己,通常至感榮幸,他們開口之後,你若什麼都不說,他們更是侃侃而談。她依然心想他是否讀了,也希望他讀了。如今這些都是過去式囉。
接著她會跟他小聊片刻,看看他會不會說出一些她可以當作她部落格題材的話。妳已經用妳直率、桀驁、詼諧、發人省思的聲音開創了一個對話的空間,讓大家在這裡商討重要的議題。
還有那位來自俄亥俄州、在飛機上跟她擠在同一排的男士,他那套直筒西裝和衣領顏色呈現鮮明對比,她從中判定他是中階主管。文:奇瑪曼達.恩格茲.阿迪契(Chimamanda Ngozi Adichie) 第一章 夏天的普林斯頓聞起來沒什麼氣味,伊菲美廬雖然喜愛蔥郁靜謐的綠樹、整潔的街道、華美的屋宅、雅緻而價位過高的小店,以及寧靜泰然、始終如一的優雅氛圍,但這種缺了一股氣味的感覺才最合她的意
這個房間曾經被初始化,以至於從過去的舊資料到近期的新數據,全部都被重新設定與排列。此外,這裡也存放著一些遊戲機與電腦,裡面安裝了以二○三○年為背景的遊戲。